清乾隆嘉慶年間以來,亂彈戲曲是臺灣民間最盛行的戲劇,喧囂熱鬧的北管戲曲響徹臺灣天空兩百年,是臺灣歷史舞臺上最為重要的背景音樂。在中國大陸並沒有北管這種劇種,因為泉州地區流傳南管的音樂戲曲,有別於南管的就稱為北管。清朝時期,音樂分作雅樂或是亂彈(花部亂彈),中國大陸所有的花部亂彈,其實是除了崑曲之外其他的聲腔,包含了皮黃腔、羅羅腔、京腔、秦腔等等。 而台灣所有的北管範圍更廣,只要是官話所唱,所有流傳自中國大陸,不是使用閩南語或者是客家話來演唱的各種聲腔都包括在北管裡面,所以也包括了大陸的崑曲以及京戲,因為在其他的各種劇種消失之後,北管戲曲就跟亂彈劃上等號。過去台灣地區亂彈戲曲相當流行,幾乎每一個村里,都有北管的子弟社團。過去台灣有句俗語說:「吃肉吃三層,看戲就要看亂彈」可見亂彈戲曲在台灣民間受到歡迎的程度。 |
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