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子戲傳自福建泉州,屬於梨園戲中的小梨園,七子戲也就是臺灣話中七腳戲,是以16歲以下兒童演員所組成的「七子班」,另有大梨園由成人演出,稱為老戲。

   七子戲主要的領奏樂器是「南鼓」又稱為「足鼓」及「壓腳鼓」,為南管梨園戲中具有重要特色的樂器。是以腳掌來控制鼓面鬆緊以變化鼓聲高低音階,主要是應用在過場、科步及唱腔並且可以表達劇情的喜怒哀樂氣氛。

   南管戲的身段,取材於隋唐敦煌壁畫中歌舞伎舞蹈手姿,以及懸絲傀儡的動作。每一動作皆呈「三節手」的弧度,手臂不可全伸直,眼隨手動,正如前人所說的「指顧應聲」,由出手的指尖或平視顧盼,更顯示它的唱、唸都必須與科步配合得宜,屬於無聲不動,有歌必舞的表演藝術。